📢 Gate广场独家活动: #PUBLIC创作大赛# 正式开启!
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— PublicAI (PUBLIC),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,即有机会瓜分 4,000 枚 $PUBLIC 奖励池!
🎨 活动时间
2025年8月18日 10:00 – 2025年8月22日 16:00 (UTC)
📌 参与方式
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(PUBLIC)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
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(可为分析、教程、创意图文、测评等)
添加话题: #PUBLIC创作大赛#
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(如质押记录、领取页面等)
🏆 奖励设置(总计 4,000 枚 $PUBLIC)
🥇 一等奖(1名):1,500 $PUBLIC
🥈 二等奖(3名):每人 500 $PUBLIC
🥉 三等奖(5名):每人 200 $PUBLIC
📋 评选标准
内容质量(相关性、清晰度、创意性)
互动热度(点赞、评论)
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
📄 注意事项
所有内容须为原创,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
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
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
门口的野蛮人:Wormhole搅局LayerZero父子团聚
最近,加密货币的跨链世界发生了一件大事:LayerZero基金会想要用价值1.1亿美元的代币,把自己当初创造的跨链桥项目Stargate重新买回来。本来这事儿看起来挺顺理成章的,毕竟是"父子团聚"嘛。
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——LayerZero的老对手Wormhole突然跳出来,说这个价格太低了,准备出更高的价钱来抢夺Stargate!一时间,这场内部收购变成了公开的竞购大战,让我想起了电影《门口的野蛮人》。
这不仅仅是一桩简单的收购案,它标志着加密行业正式进入了"并购时代"。以前大家主要拼技术、拼用户,现在开始玩起了资本运作。更重要的是,这次事件让我们看到了DAO治理在真金白银面前的真实表现,以及去中心化理想与商业现实之间的微妙平衡。
LAYERZERO为什么要"带桥回家"?
要理解这场收购战,我们得先搞清楚LayerZero和Stargate之间的关系。简单来说,Stargate就是LayerZero的"亲儿子"。
血浓于水的父子关系
LayerZero定位自己是一个跨链的消息传输协议,想成为区块链的TCP/IP。它并不是专门针对跨链的资产转移场景,例如以太坊DeFi项目通过LayerZero实现跨链治理投票,游戏开发者用它同步多链游戏状态等。
2022年3月,LayerZero团队推出了Stargate Finance,这是一个建立在LayerZero协议之上的跨链资产转移应用。它聚焦最实用的资产跨链转移场景,为LayerZero生态引入了巨大的资金流和 用户量。说白了,Stargate就是LayerZero技术实力的"样板间",用来向市场展示自己的跨链技术有多牛。在这个版图中,Stargate的地位独一无二——它不仅是LayerZero团队亲手打造的核心产品,还是网络流量的主要贡献者之一,是LayerZero的“前端产品”和“摇钱树”。
不过有意思的是,虽然是一家人,但LayerZero当初刻意让Stargate保持了"独立":有自己的DAO、自己的代币STG、自己的治理结构。这在当时是出于合规考虑,也符合当时去中心化的潮流。但是,虽然名义上独立,实际上Stargate基金会的董事会里,一半成员都是LayerZero指派的。用社区的话说:"Stargate就是LayerZero,LayerZero就是Stargate"。
但是这种分离也埋下了今天收购的伏笔。
为什么偏偏是现在?
LayerZero选择这个时候出手,主要有几个考虑:
1.1亿美元:这个价格合理吗?
LayerZero的收购方案看起来挺简单:用1.1亿美元等值的ZRO代币,按照1 STG = 0.08634 ZRO的比例,把所有STG代币换掉。一旦收购完成,Stargate DAO就解散,STG退出历史舞台,Stargate未来的所有收入都用来回购ZRO代币。
估值争议的核心
但是这个报价一公布,就引发了"价格太低"的质疑声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Wormhole在Stargate社群中发表公开信,其中一针见血地指出:Stargate的国库里有约9200万美元的现金和以太坊等流动资产!按1.1亿美元的总报价计算,LayerZero实际上只用了大约1800万美元的净成本(1.1亿 - 9200万),就想买下Stargate的整个业务。
更何况,Stargate的业务还在蒸蒸日上:2025年7月单月交易量40亿美元,总锁仓价值3.45亿美元,年化协议收入约200万美元。LayerZero此报价几乎只相当于把Stargate的净资产付钱买下,却未额外为其未来业务估值付溢价,等于按净资产收购一个高速增长的生意。
有人以Axelar市值类比推算Stargate至少价值4.5亿美金以上,这样看来,1.1亿的价格的确有点"占便宜"的味道。
治理过程的"利益冲突"疑云
更让社区不爽的是,这次收购存在明显的"利益冲突"嫌疑。Stargate基金会董事会一半成员是LayerZero指派的,这让很多人怀疑,无论社区怎么投票,这个提案都会通过。
虽然LayerZero团队承诺所有内部人员的STG都不参与投票,但"内部交易"的感觉还是让社区很不舒服。
修正案:给长期支持者的"甜头"
面对质疑,LayerZero迅速做出了调整:在合并后的前6个月,Stargate总收入的50%继续分给那些长期质押STG的用户(veSTG持有者)。这一招非常有效。虽然总价没变,但通过照顾最忠诚的持有者,新提案获得了压倒性支持,最终支持率达到88.6%。
这个过程很有启发性:在DAO治理中,安抚核心利益相关者比单纯提高价格更重要。那些长期质押的用户代表了项目的铁杆粉丝,他们的态度往往决定投票结果。
WORMHOLE强势搅局:意在何为?
就在LayerZero和Stargate的收购投票进行得热火朝天时,2025年8月21日,Wormhole基金会突然发难,公开表示LayerZero的报价"严重低估了Stargate的价值",准备提出"更高的报价",并要求暂停正在进行的投票5个工作日。
WORMHOLE的多重动机
Wormhole此举可谓"一石多鸟":
战略收购:同处跨链赛道,Wormhole与Stargate实现跨链资产转移的方法完全不同,各有优劣:
Wormhole认为,如果能把Stargate(擅长流动性池)和自己(擅长lock-and-mint)结合起来,就能打造一个跨链领域的"超级航母",形成市场主导地位。
战术骚扰:很多人觉得,Wormhole的真实目的可能就是给对手LayerZero"添堵"。你想想,就算最后买不成,能逼着迫使LayerZero支付更高溢价、“花更多钱买回自己产品”,无形中消耗其资源;或者在他们社区里制造点混乱,拖慢他们的发展节奏。对自己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树立形象:Wormhole通过这次发声,也给自己树立了一个"为社区争取利益"的好形象。通过扮演了为Stargate股东谋求更大利益的“白衣骑士”角色,可以说是赚足了眼球。
这是一种几乎没有失败风险的竞争策略——要么抢到核心资产,要么让对手多花钱、丢面子。
WORMHOLE是玩真的吗?
任何对Wormhole的评估都绕不开一个重要历史事件:2022年2月,Wormhole遭受了DeFi历史上最大的黑客攻击之一,损失超过3.2亿美元。但事件的后续发展很戏剧性:Wormhole的主要支持者Jump Crypto立即自掏腰包,全额补偿了所有用户损失。这一史无前例的"救市"行为,虽然暴露了早期的安全问题,但也向市场展示了Wormhole背后雄厚的财务实力。
当初3亿多的窟窿都能即时填补,筹措资金应不成问题。另外,Wormhole的声明也强调他们需要时间调研Stargate财务和风险状况,暗示其确有认真尽调并融资的打算。Wormhole基金会要求Stargate团队提供详尽的资产清单、用户数据、法律风险等信息供其评估。这些举动表明Wormhole在严肃对待这次潜在收购,而非纯粹搅局喊价。
谁是赢家?市场影响分析
各方初步反应
Wormhole发声后,Stargate官方社交媒体一反之前与LayerZero互动的热络态度,选择了噤声不表态。LayerZero联合创始人Bryan则在X平台上简短回应:"这事不可能发生"("That's not happening.")。由此看来,LayerZero对Wormhole的横刀夺爱相当排斥,表明不会轻易让步或退出。
市场上的大多数声音还是认为,Stargate团队与LayerZero早已达成内部协议,Wormhole即便喊价,多半只是让LayerZero多花点钱,最终Stargate仍会并入LayerZero,不会出现戏剧性逆转。
因此接下来几天,Stargate社区是否决定暂停原有投票、开启新一轮竞争性流程,将是关键看点。
各方利益分析
最可能的结局
考虑到LayerZero和Stargate"血浓于水"的紧密关系,再考虑到LayerZero修正案已获得88.6%的支持率,最可能的结果是Stargate最终被LayerZero收购。两者的团队历史、技术集成和战略协同是外部竞购者难以比拟的优势。
不过,Wormhole的介入并非毫无作用。它成功地将"低估值"议题公开化,给LayerZero带来了舆论压力。因此,LayerZero可能会在最终方案中适当提高报价或增加其他激励措施。
行业意义:成熟市场的标志
这次事件标志着加密行业从技术驱动的"蛮荒时代",进入战略整合与商业竞争并存的"成熟时代"。
我们看到了三个重要趋势:
结语
无论Stargate最终花落谁家,这场收购传奇都将成为加密世界应对传统商业战略的经典案例。它提醒我们,随着行业的成熟,单纯的技术创新已经不够,资本运作、治理智慧和战略眼光同样重要。
这场跨链桥大战还在继续,让我们拭目以待最终结果。不管怎样,它都已经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它就像一个十字路口,预示着我们正从一个自由探索的时代,迈向一个巨头林立、合纵连横的新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