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RPing 在加密貨幣社群源自「Live Action Role-Playing」(即時角色扮演遊戲),意指在網路社群媒體上假扮某種特定角色或身份。這種現象在加密貨幣 Twitter(X)、Discord 和 Telegram 等平台特別常見。使用者可能會冒充成功交易者、項目創辦人或產業專家。與傳統遊戲中的角色扮演不同,加密貨幣領域的 LARPing 通常帶有欺騙性目的,例如吸引關注、影響他人投資決策或創造虛假權威。
加密貨幣 LARPing 具有多元且複雜的特徵。常見形式包括使用匿名帳號、偽造交易截圖、編造投資成功經驗或聲稱與知名項目有內部連結。這類行為在牛市時期尤其盛行,因為市場情緒高昂,使用者容易相信聲稱擁有「內幕消息」或「獨家策略」的匿名帳號。LARPing 行為者常會精心打造線上形象,包括特殊的頭像風格、語言習慣及專業術語,以提升自身可信度。
就市場影響而言,LARPing 對加密貨幣生態系統造成明顯衝擊。一方面,這些冒充者可能散布錯誤資訊,導致市場波動與投資人損失;另一方面,他們往往加劇 FOMO(錯失恐懼)心理,使新手投資人容易做出不理性的決策。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 LARPing 行為,特別是在推廣高風險代幣或 NFT 項目時,已經演變成有組織詐欺。這種偽裝使市場分析變得更加困難,因為很難分辨真實市場訊號與人為炒作的雜音。
參與 LARPing 所面臨的風險與挑戰有多重面向。對於行為者來說,最直接的風險是聲譽受損——一旦偽裝身份被揭穿,信任難以重建。從法律層面來看,若 LARPing 涉及財經建議或項目宣傳,就可能構成詐欺,並須承擔法律責任。對整體社群而言,這類現象會削弱產業的透明度與公信力,阻礙健康的資訊交流。長期處於虛假身份中也會對個人心理產生影響,可能導致自我認同混淆和道德判斷模糊。
LARPing 反映加密貨幣產業特有的匿名性、投機性與資訊不對稱特質。隨著產業逐漸成熟,社群已發展出辨識 LARPing 的機制,包括查證交易紀錄、評估資訊來源的可靠性及培養理性懷疑的態度。投資人瞭解這種現象非常重要,有助於避免因虛假訊息而誤判,同時促進社群更透明且誠信的互動。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