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aspieldsd
vip
币龄8.1年
最高VIP等级5
用户暂无简介
#BTC# 近期大涨大跌,如过山车?薄夏流动性作祟。
结合宏观背景+薄夏流动性,简单拆解:
宏观:8月20日鲍威尔演讲鸽派,暗示9月降息概率飙升(从70%到90%),刺激风险资产。
结果?8月20-22日,BTC/ETH从低位急涨,ETH领涨8%。
——市场解读为流动性注入,买盘蜂拥。
但今日(8.25周一)急跌7%:
为什么?薄夏流动性作祟。
8月假期,交易量薄(全球参与者少),小额买卖就能放大波动。
加之获利了结+宏观不确定(关税、通胀反弹风险),就业数据下修放大衰退担忧,美元反弹压低风险偏好,导致快速抛售,引发清算。
行情特点:薄夏+联储信号=极端波动,涨时追高,跌时恐慌。
短期数据依赖,9月FOMC前警惕鞭锯。持仓别慌,长期鸽派仍利好牛市。 #Crypto # ETH
BTC-2.49%
ETH-6.05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1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1_9_9_5vip:
gdgj hh
#BTC# 交易记录更新
BTC-2.49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这几天没什么分析就是在闷声做空 #BTC# 发大财。
从123000空下来,以太4550空下来,
这一波配合上周一的分析就已经很完美。
10%左右的幅度,可以回看前文分析。
每一步都很清晰,都是“马前炮”。
接下来反转没反转?
我不知道,我是想多拿空单一会的,不过没办法了,
22号是强制交割了,所以到目前屁股已经没有偏见。
BTC-2.49%
post-image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威科夫定理重构订单流指标 - 套件发布
通过三大定理分析行情即可,简单容易上手。
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,授权即用。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想要挣钱,
技术基础,指标就不要太基础。(简单策略+高维指标)
指标基础,技术就不要太基础(简单指标+量化算法交易)
基础款上就不要再搭基础款。(RSI+MACD+形态就是一坨加另一坨)
总之:
维度不能太单一 ,偏差方差权衡。
#BTC# #ETH#
BTC-2.49%
ETH-6.05%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近段时间的表达欲都变成交易哲学了😂😂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学交易学到这样的,这辈子基本就完了。
学缠论学出脑子坏的概率非常大。
就像 封建后宫的女人,
每天都在那“嫡嫡庶庶”,
讨论“谁是嫡出,谁是庶出”一样。
🤣🤣🤣
遑论,你缠论本来就是抄袭老外的野种庶出,
争嫡庶不丢人吗😂😂
当然,无论嫡庶,这俩都属于封建落后旧时代产物。
不符现代交易范式,
抬出去。上不了台面。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我觉得人类的真实世界中,有很大的认知割裂感,
一方面,一些人使用复杂数学和复杂性系统知识,构建人工智能、生物科技、量化交易;
而其中一些人类,使用落后的技术分析、主观感知、算卦占卜,占星术去交易市场,生活中使用中医等不被验证的伪科学。
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局面和认知割裂?
人类的真实世界中确实存在明显的认知割裂,这种现象并非孤立,而是根植于多重因素的交织,包括心理机制、社会结构、文化传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。
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。
这种割裂并非简单的“原始 vs. 精英”,而是人类认知与社会动态的复杂产物:
一方面,现代科学(如高级数学、AI、生物科技)代表了理性、证据驱动的进步;
另一方面,传统实践(如技术分析、占星术、算卦、中医)往往提供情感慰藉、主观意义或文化认同,尽管它们可能缺乏严格的科学验证。
这种分化反映了人类并非纯粹理性的存在,而是受情感、环境和群体影响的生物。
主要原因分析
我将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类,并用表格呈现以便比较。每类原因都基于心理学、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洞见,这些因素往往相互强化,导致一些人固守“传统”方式,而其他人拥抱“精英”科技。
如何桥接这种割裂?
虽然割裂根深蒂固,但可以通过教育普及科学素养、推广证据-based实践(如整合中医与现代医学的验证),以及鼓励跨文化对话来缓解。最终,这反映了人类多样性:并非所有人都追求“精英”理性,有些人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学会做交易就是尽快赎身。
😂😂😂
#BTC# #ETH#
BTC-2.49%
ETH-6.05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交易要学会模式识别的方法。
先整合知识框架,再从中联系实际,
框架代替“感觉”,知识生成“智觉”,
锻炼理性的感知,而是未经训练的感知。
“盘感”是没有任何用处的,感觉再好,
终将回归“操作平均水平”,
交易的目标从来不是“摸得准”,
而是“操作的平均水平高”。
能干成功一定不会说玄学,
而是能讲出具体的方法论。
#BTC
BTC-2.49%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近期有关通胀的数据发布日期一览
#BTC#
BTC-2.49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大家预订会议,今晚八点,只讲半个小时,不等人。
道哥 邀请您参加
会议主题:道哥公开直播-讲讲行情
会议时间:2025/08/11 20:00-20:30 (GMT+08:00) 中国标准时间 - 香港
点击链接入会,或添加至会议列表:
:252-831-324
复制该信息,打开手机即可参与
#BTC
GMT-7.05%
BTC-2.49%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以前:
- 监控和交易20多种资产
- 每天输入5单以上的交易
- 在图表花费大部分时间
现在:
- 仅交易最多3个资产
- 每周输入几笔交易
- 每天花费不到2个小时于图表
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利可图。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交易是否需要“预测”?
预测基于什么?
很多否认“预测”的人,在他们认知里,预测基于猜测。
而真正的预测,是基于对走势规律的掌握。
根据走势规律,摸清过去,现在走势的状况,然后在规律的指引下,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。
所以,你否认对走势规律的掌握?还是质疑依据走势规律的预测?
如果是后者,那你掌握走势规律的意义何在?
如果是前者,那你就是否认走势规律的存在了?
那你又何必学技术分析呢?直接掷骰子都省事?
量化交易中的预测,或者基于数据规律去预测,干活的原理:
即利用“数据”学习规律,来判断预测方向,做出买入卖出决定。
只有真正懂得交易的人,才会承认“交易即预测”。
提炼过市场规律的人,才知道“如何押注正期望值的方向”。
否认预测的人,其实是他们预测能力太差,或提炼市场规律不清晰,永远沉沦在低维度的“随机游走之中”。
所以他们,得出结论“未来走势不可预测”,一切依靠随机的主观盘感。
能力限制他们的认知。
洞穴中的火把,是他们世界的映射。
少数π - 高阶数据交易社区:
(回答问题进入,非交易者勿入)
post-image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趋势模式自动分析报告 报告生成时间: 2025-08-10 17:08:19
分析币种数量: 50/51 无效币种: PUMP
趋势延续性最强的币种 (TM > 0.5):
XLM: 平均TM值 = 1.6630 (强趋势延续)
ETH: 平均TM值 = 1.5811 (强趋势延续)
APE: 平均TM值 = 1.5559 (强趋势延续)
可能均值回归的币种 (TM < 0.5):
STX: 平均TM值 = 1.2838 (弱均值回归)
PENGU: 平均TM值 = 1.2558 (弱均值回归)
PAXG: 平均TM值 = 1.1377 (弱均值回归)
预警!趋势变化最明显的标的是: XLM
最有可能均值回归的标的是: STX
Trend Mode指标解释:
TM ≈ 0.5 → 随机游走(白噪声)
TM > 0.5 → 持续行为(趋势延续)
TM < 0.5 → 反持续行为(均值回归)
PUMP-6.16%
XLM-4.15%
ETH-6.05%
APE-8.32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终于也轮到 #BTC# 发力了。
从资金趋势来说,昨天下半场一直处于调整状态。
处于Q1区做多的态势。
资金趋势反转Q1区 {负值范围}= 做多信号。
这一规律经过千锤万炼,经过数据提炼得来
(不是经验肉眼复盘,而是实实在在地利用数据统计)
应用方法就是这么简单,有效。
当然,有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矛盾之处,这是使用数据方法肯定会遇到的问题,数据不可避免地掺杂了市场交易行为的复杂性噪声。
这时候就需要信息处理,比对几张重要的图表信息,梳理一条概率最大的路径,通过理性多轮决策,然后入场。
这完全是技术手工活,这么细致,还怕FOMO吗?
还怕挣不到钱吗,当然有时候可能是挣不到,但长期你一定比不会运用数据的人要强非常多。
注重长期正平均表现,而非一时半会的表现。
起码跳出技术分析的框架筑基,金丹大成之前。
BTC-2.49%
FOMO-15.84%
post-image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主观交易与技术分析的三大局限
从“感知层描述”视角看,其核心问题在认知偏差、信息盲区与市场复杂性:
一、认知陷阱:故事逻辑≠市场现实
1. 因果倒置的幻觉
技术图形(支撑位/K线形态)常被误读为价格波动的“因”,实则是市场行为的“果”。图表只是历史痕迹,无法决定未来。
2. 叙事驱动的偏差
“ETF资金流入护盘”等故事简化了市场:
→ 忽略反身性:共识(如“4万是铁底”)破灭时引发踩踏
→ 幸存者偏差:失败者沉默,成功案例被过度神话
二、技术分析的规则幻觉
1. 静态规则 vs 动态市场
均线金叉/波浪理论等假设历史规律永恒有效,但:
→ 政策突变、量化扫损可瞬间摧毁策略
→ 市场本质是概率与混沌的集合
2. 量价关系的相对性
放量上涨可能是启动趋势,也可能是出货信号——单一指标无普适答案。
三、市场不可简化的复杂性
1. 多层级变量耦合
价格受宏观政策、算法交易、散户情绪等多维冲击,个体无法实时追踪全维度信息。
2. 群体行为扭曲信号
→ 过度自信导致频繁无效交易
→ “4万止损线”共识引发量化程序集中扫单
突破路径:从预测到应对
1. 概率化思维
用小仓位试错捕捉大趋
AE-4.95%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交易财富的第一性原理是积累,
交易机会的第一性原理是数据洞察,
交易成功的第一性原理是试错,
市场竞争的第一性原理是信息差异,
交易利润的第一性原理是风险控制。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  • 话题
  • 置顶
交易,随时随地
qrCode
扫码下载 Gate App
社群列表
简体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